和顶级学者、考古学家,开启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,从可感可知的佛教遗存中,探寻佛教艺术之美,体悟佛教思想文化,领会佛法的真谛!
	佛教传入中国,历经千年兴灭演进,留下大量的石窟寺、佛寺遗迹,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、壁画等佛教艺术珍宝。这些佛教遗存是中国两千年佛教文化最真实的载体,通过丰富多元的艺术手法去建立人和佛之间的关系,传达不同时期的佛教思想和观念,记录下人对宗教的思考。
	从不同的佛教文化艺术形态中,可以反观佛教在传播过程中,与多种文化元素的交流融合,改变了佛教的原初面貌,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信仰形式,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体系、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。
	佛教考古,通过对佛教遗存的发掘与研究,并结合历史文献,重建和恢复了佛教历史文化原貌,更新了世人对佛教历史和思想的认识,构建起更为全面、系统、清晰的佛教文化世界。
	从佛教考古的视野看佛教艺术,对于我们理解佛教思想文化,认识中国文化,理解人文艺术,无疑是最好的方式。
	北京大学佛教文化艺术考古研修班,依托北大在考古学、宗教学、哲学、艺术学、语言学、历史学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和领先优势,汇聚权威专家、知名学者,带大家深掘梵迹,从石窟、造像、壁画、建筑、典籍等佛教遗存中,探寻佛教艺术之美,体悟佛教思想文化,领会佛法的真谛,从中拓宽思维、汲取智慧、激发灵感。
	本期课程将是一次突破现有学科体系的创新式、沉浸式学习体验,也将是一次高质量的、成体系的知识交付。田野教学作为北大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,课程也继承了北大考古田野教学的这一传统,采用“课堂+田野”的教学模式,对佛教文化艺术进行多学科、多角度、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探讨和剖析,相信大家通过本次学习,将会收获系统的认知与思考方法,让碎片知识找到根脉。
	2024年11月,北大考古邀您一起踏上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,沉浸式体悟佛教文化艺术之美!
	 
	主办单位
	批准单位:北京大学
	承办单位: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
	审批编号:北大培训20231911号
	官微查证:“北大考古学堂”微信公众号
	 
	招生对象
	✔ 希望正确理解佛教思想文化、佛教艺术、佛教中国化发展脉络的社会在职人士;
	✔ 对石窟、造像、壁画、寺院建筑有浓厚兴趣,并有意深造的各行业各领域人士;
	✔ 寺院管理者及相关从业者,文化、艺术、创意等领域相关从业者;
	✔ 希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综合素养的社会在职人士;
	✔ 想在佛教文化艺术里获得力量、疗愈内心、安顿自我的人,渴望突破自我、保持思维更新、认知升级的终身学习者,限额30人。
	 
	课程体系
	第一模块丨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
	印度佛教思想
	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
	佛教的传入与发展
	中国佛教哲学
	人文宗教与佛教中国化历程
	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格局
	第二模块丨古代寺院建筑
	佛教思想与建筑空间
	印度佛塔
	中国汉地佛塔
	龟兹佛教寺院与寺院生活
	古代丛林寺院的演进过程
	佛教园林
	第三模块丨佛教石窟
	石窟艺术中的佛教思想
	佛教石窟与古代寺院生活
	印度佛教石窟
	神秘独特:西域石窟
	鲜艳动人:敦煌石窟
	石窟走廊:河西石窟
	气势宏伟:云冈石窟
	极致之美:中原石窟
	融合之美:南方石窟
	第四模块丨中国古代佛造像
	佛教造像的思想世界
	佛像起源与印度佛像
	犍陀罗佛教艺术
	异彩缤纷: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
	盛世气象:隋唐佛教造像艺术
	写实自然:宋元佛教造像艺术
	汉藏交融:明清佛教造像艺术
	第五模块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
	西域石窟壁画
	北朝至盛唐的佛教美术
	敦煌壁画里的漫天神佛
	绘画里的禅宗世界
	寺庙壁画里的佛国世界
	第六模块丨佛教艺术经典细读
	敦煌艺术经典细读
	云冈艺术精讲
	经典佛寺壁画细读
	第七模块丨佛教艺术观看之道
	佛教考古与年代判断
	石窟记录与阅读方法
	佛教绘画观赏之道
	第八模块丨田野教学:佛教艺术踏查
	佛教艺术圣地探幽
	敦煌艺术踏查
	云冈艺术踏查
	经典寺院建筑踏查
	寺院壁画踏查
	注:以上为招生介绍,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
	 
	导师团队
	研修班由北京大学、敦煌研究院、云冈研究院等权威专家、知名学者联袂授课,多学科、全方位、度、深层次,解读佛教文化艺术源流与演变历程,及众多佛教艺术精品。
	因篇幅有限,不在此对授课导师一一罗列,详情欢迎来电或微信咨询。
	王邦维
	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、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
	李四龙
	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、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、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、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,国家宗教局宗教工作特聘专家
	李 凇
	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,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	杭 侃
	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云冈研究院院长,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委会主任
	赵声良
	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、研究馆员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合作主任主任
	王 颂
	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
	李静杰
	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	罗文华
	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,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
	魏正中
	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	韦 正
	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、边疆考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
	王 云
	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美术史系副主任
	彭明浩
	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长,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委会委员、考古年代学专委会委员
	 
	研修安排
	学 制:1年(5次课)
	开学时间:2024年11月
	结业时间:2025年8月
	课程安排:每2个月授课1次,每次4天左右(含周六日)
	授课地点:北大燕园
	踏查地点:敦煌、大同
	授业于田野之间,树人于实践之中。重视“田野教学”是北大考古自1957年以来一直坚守的传统。在教学方式上,除了北大燕园的学者讲堂,我们还将走进佛教考古现场。
	本期课程选定了敦煌、大同,作为重要的教学基地和研究对象。采用“课堂+田野”的教学模式,完成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,沉浸式体悟佛教艺术的美!
	如遇特殊原因,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,课程调整安排将提前通知。
	 
	结业证书
	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,北京大学将颁发结业证书,证书统一编号,该证书纳入北京大学非学历教学学籍管理系统,北京大学官网查询验证。
	入学申请
	报名申请丨填写《报名表》提交报名
	邮箱:kaoguxuetang@pku.edu.cn;
	添加招生老师微信,领取《报名表》
	审核缴费丨报名材料提交学院,审核通过后,发放《缴费通知书》;学员收到《缴费通知书》,按期缴费至北京大学账户;
	录取入学丨缴费完毕后,发放《录取通知书》;凭《录取通知书》,按规定日期报到入学。
	 
	研修缴费
	北京大学缴费汇款账户信息:
	户 名:北京大学
	账 号:0200 0045 0908 9131 151
	开户行: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
	 
	咨询方式
	报名咨询丨
	马老师 18201165777(同微信)
	报名邮箱丨kaoguxuetang@pku.edu.cn
	教学咨询丨
	苗老师 010-62750531
	学院网址丨archaeology.pku.edu.cn
	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